2011年3月22日星期二

“奥德赛黎明行动”


美英法等国正在展开对利比亚的海空军袭击。她们称这场战争为“奥德赛黎明行动”(Operation Odyssey Dawn)。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这是他针对伊斯兰国家发动的第三场战争。

这场战争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发起的。这项决议以十票对零票通过。中,俄,巴西,印度和德国投了弃权票。中,俄没有行使否决权,主要是因为阿拉伯联盟也主张设立“禁飞区”。

但是头三波袭击已经超越了1973号决议允许的范围。西方实际上介入了利比亚内战,支持抗议者一方,打击卡扎菲政府军。这就改变了反政府抗议运动的性质。使卡扎菲所说的“西方殖民主义卷土重来”有了一定的可信度。我们说的“灾难”果然降临了。尽管西方口头上说不是针对卡扎菲个人,奥巴马和卡梅伦都说过卡扎菲必须下台。而且“联军”确实袭击了卡扎菲的住宅。

对于奥巴马来说,他明知继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再打一场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战争,后果严重。但是他经不起美国鹰派的压力。且不说新保守派拼命叫嚷战争,鹰派人物不仅包括共和党老好战分子如参议员麦凯恩和格雷厄姆;也包括奥巴马政府中的三员女将:国务卿喜莱利,她的高级顾问撒门萨.鲍尔和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喜莱利历来为了掌权而力图表现强硬。后二者则是主张“人道主义干涉”的干将。

反对扩大军事行动的仍是即将退休的国防部长盖茨。他在飞往俄罗斯的飞机上说,1973号决议为的是防止卡扎菲用他的军队残杀利比亚同胞。“如果我们外加(别的)目标,我想那就成了问题。”他还表示反对介入利比亚内战任何一方。“那基本上是要由利比亚人自己来解决的问题。”他还说几天之内,美国就将把作战的主要责任交给别人。美国仍将在联盟中扮演军事角色,但不是主导角色。奥巴马明确表示,美国的军事行动将是“有限度的”。美国不会派遣地面部队。

但是正如普鲁士将军毛奇(Helmut von Moltke)所说:“任何战争计划在遇到敌人时,都无法继续存在。”战争往往不是按照战争发起者的愿望发展的。美国军方已经担心,光靠空中打击,利比亚内战可能陷入僵局。因为外国的入侵,狂人卡扎菲反而得到利比亚西部和南部各部族更多的支持。

无论如何,西方以保护平民为借口实行的军事行动,反而造成了更多平民的死伤。原来主张设立“禁飞区”的阿盟秘书长穆萨强烈谴责西方屠杀利比亚平民。非盟自始就反对外国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俄国总理普金严厉批评美国轻率使用武力。

反对西方军事干预利比亚内战的呼声正在升高。人们问:军事打击利比亚政府军的借口是保护平民。那么,巴林和也门当局也在残杀抗议民众,最落后的沙特封建宗教政权派出一百五十辆装甲运兵车和二千名军人进入巴林;“海湾合作理事会”的另一个成员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派出五百名警察进入巴林镇压抗议运动。政府把所有的抗议领导人都投入监狱。西方为什麽对此置之不理?这一切都是在美国国务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国防部长访问巴林之后发生的。抗议者称沙特的入侵是不折不扣的占领。白宫发言人Jay Carney 却为沙特辩解说:“那不是入侵一个国家。”

美国要保护巴林国王哈利法,是因为巴林是美国第五舰队的基地。有三千名军官监管三十艘军舰和三万名水兵。为的是防范伊朗和支援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美国避免批评沙特阿拉伯,是因为沙特是美国(除以色列外)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国。首先是要维持石油供应,要共同反恐,还要共同对付伊朗。沙特国王阿卜杜拉不止一次要求美国“砍掉(伊朗)蛇头。”

美国支持也门总统萨雷,是因为美国认为也门已经成为“基地”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

总之,美国对卡扎菲的利比亚实行双重标准,无法自圆其说。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说美国对待卡扎菲的一波三折。卡扎菲掌权四十二年,支持恐怖主义,镇压持不同政见者,被西方称为“疯狗”。1986年柏林一家夜总会被炸,两名美国人被炸死。里根总统为了报复,下令空袭的黎波里,炸死了卡扎菲的养女。198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利比亚特务在苏格兰洛克比上空爆炸泛美103航班,炸死机上二百五十九人(其中一百七十人是美国人),并使地面十一人丧生。事情曝光后,1993年联合国通过决议予以制裁。利比亚为了摆脱困境,自愿放弃核武计划,受到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布什的赞扬。2003年,联合国取消对利比亚的制裁。如今,又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西方究竟想干什麽?

美国国会指责奥巴马未经国会批准,擅自发动战争违宪。众议员库辛尼奇提出予以弹劾。美国的如意算盘是速战速决,全身而退。喜莱利访问埃及,企图改变阿拉伯革命的方向。但是盖茨说,时间不在美国方面。不论道路如何曲折,阿拉伯革命将向前推进。



2011年3月1日星期二

大中东的阿拉伯大觉醒


大中东 的阿拉伯民众纷纷起来抗议暴政统治。突尼斯水果贩子穆罕默德布阿齐齐自燃的星星之火已经蔓延到埃及,利比亚,也门,巴林,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吉布提,阿曼,阿尔及利亚,约旦,伊拉克和苏丹,还波及非洲的加蓬,喀麦隆,和津巴布韦,形成燎原之势。

突尼斯的本阿里已经出走。继他之后,跟他走得很近的总理穆罕默德甘努奇也被赶下台。埃及的穆巴拉克已经下野。“波斯湾合作理事会”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也汲汲可危。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拿出三百六十亿美元加工资,失业福利,减免债务,住房补贴,企图收买人心,稳住局势。

在利比亚,统治了四十一年的强人卡扎菲依靠他掌握的军队和雇佣军,正在打一场大规模内战。企图维持其暴政统治。

这些国家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民众起来抗议有个共同点:他们是自己要掌握命运,不但不求外来干涉,而且外来主动干涉,也被他们拒绝了。一向到处干涉的美国很想插手。甚至进行军事干涉。但是本阿里,穆巴拉克,和也门的萨雷以及沙特和约旦国王等等都是美国的附庸。她插手只能给抗议民众帮倒忙。所以奥巴马说他要跟盟国和“国际社会”联合行动。安理会果然通过决议制裁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限制卡扎菲及其家族高官旅行。但是抗议民众新建立的“全国利比亚理事会”(National Libyan Council)发言人Hafiz Ghoga 坚持完全不欢迎外国干预。他说,抗议者已经拿下国家的大部分。“人民将解放国家的其余部分。”他这话有些夸大。在卡扎菲军队的进攻面前,抗议者处于劣势。起义者内部意见不一。有一排希望外国干涉。

阿拉伯民众的自发抗议除利比亚抗议者被迫拿起武器之外,基本上是非暴力的,和平的。写了三卷巨著《非暴力行动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Nonviolent Action)的八十三岁学者Gene Sharp盛赞阿拉伯民众的抗议行动至少有两点是非凡的:一是他们不再害怕了。这对独裁统治者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后者总是要人民心怀恐惧,以便使他们服从,合作。人民不再害怕,统治者就无法控制局势了。

再就是他们图力保持非暴力纪律。只有利比亚局势不明朗。在那里,建立“禁飞区”的呼声很高。但是如果美英插手干涉,对于这场阿拉伯革命,将是大灾难。因为外国,特别是美国,插手,就严重损害了抗议者的合法性,改变了斗争的性质。

美国国内正在进行一场是否武力干涉的大辩论。参议院已经全体一致通过要求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迷信武力的鹰派人物共和党的麦凯恩,独立的利伯曼和民主党的凯利力竭声嘶,要求干涉。明智派的代表人物居然是即将退休的国防部长盖茨。他在西点军校发表演说:“将来任何一位国防部长向总统建议,再派一支庞大的美国陆军进入亚洲,中东,或者非洲,就应检查他的头脑是否有毛病…。”言下美国入侵和占领阿富汗和伊拉克都是错误的。他也反对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因为那就要轰炸利比亚。搞“禁飞区”其实就是战争行动。美国总统奥巴马举棋不定。他明白,在入侵和占领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如果美国再一次军事介入一个穆斯林国家,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利比亚,美国并没有好的选项。

那么,推动大中东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动力究竟是甚麽?

显然不是美国人所常说的激进伊斯兰“圣战”势力。恐怖组织“基地”没有起任何作用。即使是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也动作迟缓,没有发挥重大影响。

美国舆论指责伊朗。的确,在巴林,占人口百分之七十的什叶派起来反对居少数的逊尼派国王哈马德的歧视性统治。也门北部的反政府势力也是什叶派。但是这个反对派的核心是塞迪派系(Zaydi sect)。这个派系跟德黑兰的什叶派在神学和意识形态上都不相同,它反对霍梅尼主义。尽管伊朗政府企图居功,声明她支持抗议运动,但是并无任何具体行动。没有财政支援,也没有武器运送。

抗议运动主要是青年学生和包括社会底层的各阶层各界民众组成的。推动这个运动的主要是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特别是食品价格的飞涨。

在埃及,民众起来推翻的是美国大力支持,统治了三十年的穆巴拉克政权。美国给埃及的援助总额超过六百亿美元,其中大部是军援。军队控制了埃及国内产值的三成。穆巴拉克企图煽起民族情绪。他失败了。因为人民把他看作外国--美国的代理人。抗议者举的是埃及国旗。巴林的抗议者举的也是巴林国旗。不过广大阿拉伯抗议运动的反美色彩并不突出。他们没有冲击这些国家的美国大使馆。

经济因素,特别是食品价格飞涨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去年十二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简报说:全球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威胁世界食品安全。全球化使食品价格的波动迅速传到各国的国内市场。

去年秋天俄国的大火,摧毁了数十万英亩的粮食。加拿大的大雨和澳洲的水灾造成小麦大幅减产。阿根廷的旱灾损害了大豆收成。而中东进口的小麦占世界三成。世界食品价格指数去年下半年上涨了百分之三十二,在四十个国家引起食品暴乱,包括埃及,也门,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和津巴布韦。所有这些国家都在收入低,食品匮乏的八十个国家名单上。人民购买食品的花销占到他们可支配收入的七成。食品价格飞涨和统治者的腐败和穷奢极欲就使人民涌上街头。

大中东阿拉伯的大觉醒是一场宏伟的民众运动。也是一场非常复杂的革命运动。它是民族民主运动的延续。它将沿着甚麽方向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1年2月11日星期五

美國“大中東”政策的失敗


依靠美國绿背和聯调局训練的秘密警察SSIS維持残暴統治的埃及穆巴拉克政權 終於垮掉了。這不過是美國“大中東”(注)政策災難性失敗的最新突出表现。支撑這個政策的地缘政治結構正在大面積崩塌。

布什政府入侵和佔领伊拉克,企圖以這個兩河流域文明古國為突破口,實現中東各國的“民主化”,以鞏固美國對她所說的“大中東”這個能源豐富戰略要地的統治。但是事與願違。五千美軍戰死,數以十萬計伊拉克人被殺,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伊戰花費三萬億美元(包括今後若干年為大批傷兵提供醫療服務的費用)。而取代美國推翻薩達姆侯賽因政權的是親伊朗的什葉派穆斯林政權。

前總理馬利基在大選中,以微弱席位輸給了中情局“資產”,各遜尼派組織支持的阿拉維集團。我們早就預言(見去年九月十七日“無休止的戰爭”一文)為人們普遍忽視的反美教士薩德爾會成為“造王者”。馬利基正是依靠他曾經無情打擊過的薩德爾派,才得以組成伊拉克新政府。參加政府的薩德爾派堅持要美國占領軍如期在今年底以前完全撤出伊拉克。

美國“大中東”政策的一個核心考慮是支持和保護以色列。她發動伊拉克戰爭,全世界反對,極少數支持者當中,以色列最為突出。2006年,以色列發動“七月戰爭”,入侵並且野蠻轟炸黎巴嫩南部。美國國保持沉默,不予批評。真主黨武裝對以色列國防軍予以迎頭痛擊,成功地保衛了國土,從而大大提高了它的聲望和影響力。今年初,真主黨聯合它的盟友,退出內閣,搞垮了親西方的薩阿德哈里裡政府。

2005年一月,堅決反對以色列的哈馬斯以三分之二的優勢,贏得了加沙地帶的議會選舉。並且成功地把法塔赫派趕出加沙。選舉之民主,得到世界的公認。但是美以對加沙進行嚴密封鎖,把加沙變成一座大監獄,企圖扼殺哈馬斯。以色列並於2008年底2009年初,對加沙進行了殘酷的大規模轟炸和襲擊,打死一千多巴勒斯坦人。

一向鼓吹民主自由選舉的美國,只有選出“友好”政府,才予以承認。法國提供了先例。當“伊斯蘭救國陣線”(FIS)於1991年十二月輕易贏得了阿爾及利亞第一輪選舉後,“民族解放陣線”就取消了選舉,以軍隊控制了政府,並於次年在法國支持下,舉行軍事政變,鎮壓伊斯蘭組織。在隨後的內戰中,死了十五萬至二十萬人。

包括奧巴馬在內的歷屆美國政府斡旋以巴衝突,卻又跟以色列保持特殊關係,一味縱容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擴建殖民點,隔離牆和以色列專用道路,野蠻壓迫巴勒斯坦人,維基解密透露的文件表明,美國人依靠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法塔赫組織頭目阿巴斯不斷對以色列作出無原則的讓步。我們早就指出此人其實是以色列的代理人。如今已經名聲掃地。

奧巴馬增兵阿富汗。不但無法消滅塔利班,而且使得北約佔領軍傷亡不斷增加。自從2001年美軍入侵阿富汗以來,截至今年一月二十五日為止,聯軍已經陣亡二千二百三十七人。僅去年一年,死於土製爆炸裝置(IED)的聯軍就達七百十一人,傷三千三百六十六人。預計今年情況將會更糟。在阿富汗維持一名佔領軍,美國每年要花費一百萬美元。美國已經深陷阿富汗泥淖。結局不會比大英帝國和前蘇聯更好些。

美國在巴基斯坦進行的不宣而戰,無人駕駛飛機襲擊從2008年的三十五次,猛增到去年的一百二十四次。去年一共打死一千一百八十四人。其中大多數是無辜平民。進一步激起巴基斯坦人的反美浪潮。

在中東和北非發生了一系列政治地震。在中南半島沒有發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在這裡發生了。先是美國支持的突尼斯強人阿里,被“人民力量”趕下了台。緊接著美國的小伙計約旦改組了政府。也門總統薩雷宣布不再競選連任。他的兒子也不會競選公職。

最嚴重的事態發生在埃及。這並非偶然。埃及是僅次於以色列的最大受(美)援國。自從戴維營協議以來,埃及一共接受了五百億美元的美國援助,其中大部分是軍援。激進伊斯蘭之所以仇恨美國,跟穆巴拉克的野蠻統治有關。“基地”頭目本拉登的副手埃及醫生扎瓦西里就在穆巴拉克的監獄中受過酷刑。九.一一恐怖襲擊的主要角色穆罕默德阿塔是個埃及工程師。他的激進化也是穆巴拉克的國內政策造成的。

今天廣大的埃及人民起來反對穆巴拉克的暴政。他們勝利了。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

美國當局至今仍然不肯徹底檢討和改變已經破產了的政策。會有好結果嗎?

(注)“大中東”這個詞是布什政府創造的。主要指穆斯林各國,包括伊朗,土耳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但是並沒有明確的定義。我們這裡把北非的埃及和突尼斯和西亞的黎巴嫩也包括了進來。它們都是穆斯林國家。本文實際上批評的是美國的外交政策。





2011年1月21日星期五

中美過招 難解難分


前卡特政府國安顧問布熱津斯基把胡奧第八次會晤說成是三十多年前鄧小平訪美以來,最重要的中美高層接觸。這是因為經過去年的不斷摩擦,兩國有必要重新界定雙方合作的指導原則。他說:如果兩國不能鞏固和拓寬合作,將不僅損害兩國,而且將損害全世界。奧巴馬也提到鄧小平訪美,並且說,這次奧胡會將為今後三十年的美中關係奠定基礎。

美中兩國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按照一山不容二虎的邏輯,必然要進行你死我活的爭鬥。但是兩國關係再次界定為“積極,合作,全面”的夥伴關係。這就是說,中美雖然不是盟友,卻也不是敵人。兩國之間既有合作的廣闊空間;也會在許多個領域裡進行競爭,友好的競爭。

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不同於前蘇聯的擴張。更重要的是中美經貿關係千絲萬縷,十分緊密。這種關係是美蘇之間從來沒有過的。前蘇聯要打破美國主導的世界格局;中國則否,因為中國從中得益。所以中美之間大概不會打冷戰。奧巴馬說,美國歡迎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世界對美國都有利。不過有個但書:“中國的崛起方式應該強化國際準則,國際規則,加強安全與和平。而不是在這個地區和全世界,成為衝突之源。”

正是在這些方面,美國不放心,很不放心。關於中美合作,會有很多報導和評論。本文著重談談兩國之間的競爭。

在胡錦濤對華盛頓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前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James A. Ryons 海軍上將一月十一日在南韓極右教士文鮮明辦的《華盛頓時報》上發表文章,“中國的帝國主義充分展現”,開宗明義宣稱“中國為了實現其帝國主義目標,在過去二十年內,出資實行一項前所未有的軍事擴張計劃。…無疑,中國人計劃使用他們現代化的解放軍以威脅或者直截了當的侵略,實現其擴張主義的目標。”

此話是不是有點荒唐可笑。中國的軍費只及美國的一個零頭;中國沒有像美國那樣,在一百三十多個國家裡擁有七百至一千個軍事基地;中國沒有像美國那樣發動並且仍然在打兩場侵略戰爭,…。如果說中國在搞擴張,那麼,美國搞的是甚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正是美國當局特別是她的軍事情報集團的邏輯。

也是在胡奧會的前夕,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為的是加深兩軍交流,避免誤判導致衝突。但是蓋茨到日本就大談來自朝鮮和中國的“威脅”,聲稱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是強化美日同盟的理由。他說,美國保持在日本駐軍四萬七千人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為的是遏阻中國力量的增長。

蓋茨訪華期間,中國殲20隱形戰機試飛。蓋茨雖然懷疑中國的隱形技術,卻認為試飛是向他示威。他就此向胡錦濤提出問題。胡竟似乎不知道試飛之事。就此,美國官方和媒體大肆炒作。說甚麽中國領導約束不了軍方。甚至稱胡錦濤為“跛鴨”
主席。他們對中國軍方極不放心。

Ryons 引用現任美國太平洋海軍司令Robert P. Willard 的話說:中國發展J-20戰機和反艦彈道導彈(ASBM),威脅美國航母。再配合衛星網絡和地平線雷達等資產,就將不僅涵蓋西太平洋第一島鏈,而且也涵蓋包括關島在內的第二島鏈。使美國的盟國日本,南韓,菲律賓和澳大利亞面對“變化中的威脅方程式”。所以他認為美國應該明確無誤地告訴中國領導人,如果部署ASBM,就是“不友好行為”。如果用來打擊美國航母,就等於襲擊美國本土。將遭到毀滅性反擊。

中國發展ASBM就使美國軍方發火。那麼美國對台軍售;在黃海跟南韓,日本大規模軍演,在西太平洋集中三艘航母;喜萊利公然糾集十一個國家向中國的核心利益南海主權挑戰。又該如何解釋?

中國軍內也有一些少壯鷹派人物,以空軍上校戴旭為代表。他在去年十一月十七日,在深圳發表長篇演說,把美國的對華戰略歸結為“經濟掏空,地緣包圍,軍事遏制,政治高壓,內外夾擊,持續干擾,還要加上個貿易圍堵。”他指責國人“畏懼戰爭,閉關鎖國,貪圖享樂”。他鼓吹尚武精神,主張“軍隊一定要確立鷹擊戰略思維,打出去。”

看來中美兩軍之間建立互信並不容易。所以“中美聯合聲明”強調要“進一步努力培育和深化戰略互信”,“推動兩軍關係健康穩定可靠發展。”堪可告慰的是,兩國不大可能打冷戰,更不可能打熱戰。因為任何一方都無法打贏另一方。“和則兩利;鬥則俱傷”不但俱傷,而且傷及全世界。

這次奧巴馬在會談中,把人權擺在突出的核心地位。他於十三日在白宮第一次會見反華學人和華人異議人士黎安友,查建英,保羅.葛維寶(耶魯大學中國法律中心創始人,主任),包柏漪(作家,前駐北京大使洛德夫人)和李小榮(音譯Li Xiarong),企圖利用人權問題將中國的軍。奧巴馬說,尊重人權會使中國人更加能夠發揮創造潛力。這話有道理。美方還擔心中國人權紀錄欠佳,會導致政權不穩定,影響內外政策。這個擔心也不無根據。

胡錦濤指出,中美關係歸根結底需要得到兩國人民的支持。他在美國國會和面對美國記者時,氣氛並不那麼友好。說明有必要擴大人文交流,以促進互相了解和尊重,有利於實現互利雙贏。